新華社電訊:知識分子典型|王國中:致力于全球音視頻傳輸領域樹立“中國標準”
新華社上海4月25日電(記者高少華)
海量音視頻內容,是信息社會一大特色,其背后離不開眾多技術專利和標準支撐。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AVS,Audio and Vedio coding Standard)是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大核心基礎技術標準之一,也是國際產業界技術、專利和標準競爭的熱點領域。
上海國茂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中教授,從2002年起參與AVS標準研發和產業化,成功制定出“中國標準”,并在海內外獲得大規模商用,為我國專利與標準創新探索了一條可借鑒的發展之道。
2002年初,中國DVD產業因國際標準和專利費等問題遭受嚴重打擊,制定自主知識產權的音視頻編解碼標準迫在眉睫。
正在上廣電集團工作的王國中帶領一批科研人員開始了攻關。“中國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王國中說,標準背后其實是主權之爭;只有擁有自主標準,才能為國家節省巨額專利費,并擺脫受制于人境地。
“苦戰過關”——2006年,AVS視頻部分被頒布為國家標準;2009年11月AVS成為國際標準。作為AVS標準制定的主要研發力量之一,王國中及其核心團隊迄今擁有了50多項知識產權。他們憑借產品穩定性、圖像質量優質等不斷贏得市場,如今,其產品在國內相關市場占有率達到50%。
除滿足國內應用外,王國中及其團隊還積極向海外推廣AVS編解碼產品和標準,已為老撾、斯里蘭卡、吉爾吉斯斯坦、古巴等國家提供了AVS數字電視核心產品,建設了基于AVS標準的國家地面數字電視系統,并由此實現了從“產品出口”到“標準出口”。
王國中認為,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春風,AVS這樣的中國自主標準也將迎來更好的前景。未來,他們將進一步把AVS標準推向全球。
他說: “中國的科技企業和科研工作者一定要積極參與一些國際會議和國際標準的制訂。只有這樣,中國的產品才能更好融入海外市場。”
王國中是國家首批“萬人計劃”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AVS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也是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對于產學研結合,有著切身體會和認識。他強調,一項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過程難度非常大;對科研人員來說,不應滿足于技術研發,更重要的是致力于科研成果產業化。
“我的課程就是要打開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學生要參與‘真刀實槍’的工作中”,這是王國中的教學之道。他的另一個“創新之舉”是推行全數字化教學方式和寓教于樂理念,他帶領團隊開發出一套Iclass互動教學系統,推行全數字化教學,并將游戲方式引入課堂,受到學生喜愛。這一軟件已在上海大學通信學院、悉尼工商學院等5門課堂中使用。
“知識分子首先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功夫多用在科研和專業上。”王國中說。
編輯:孔唯千
原文閱讀:
http://www.sh.xinhuanet.com/2017-04/25/c_136234635.htm
![]()
在線留言
|